昆明第一火之福照喽
在大众点评上挖掘新地方,看到一个名字频频出现在各项TAGS的榜首,可是订了足有三五次,居然每次都被告知满座,生意好到不可理喻。在契而不舍的努力下,今天终于得偿所愿,和炮炮一干人等杀气腾腾地冲了过去。
跨过斑驳的红漆门槛,绕过小半个人高的石砌金鱼池,顺着过道跟小姐走到大厅最最里面,我们订下的座位旁。看看对面墙上,挂了差不多二三十块大大小小的金色牌匾,把白色的墙壁遮了个大半,全部都在为一道菜歌功颂德——金牌气锅鸡——第一个就要了它;此外,但凡是点评上推荐过的,也各点了一份。
等了十数分钟,气锅鸡上桌,圆圆扁扁、雕花刻字的一个陶土锅,小姐把盖子掀开,一股浓香伴随着蒸腾的热气一起四散开来。用勺搅一搅,黄澄澄的汤里除了鸡就是白果,再无他物;当然我知道里面还加了三七,但是加过三七的汤品在昆明也并不新鲜,怎么偏偏就他家的赚了这么大的名声呢?
马克思先生教导我们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;老马先生教导我们,执行力是第一位的。因此我雷厉风行,首先扔了一小块鸡肉入嘴——肉很滑嫩细腻,没有被长时间的小火慢炖压榨成肉渣,骨头细细软软的,应该是只小仔鸡吧?再喝一口汤——那个温度呀!差点就把我烫成了三级伤残;等到烫的劲头过去,留在舌间的是醇厚的鲜香,三七的山野气在其中若隐若现,恰倒好处地化解了半分折扣不打的原汁浓汤的油腻;白果我本来是不爱吃的,可是怀着被鸡汤激发起的好心情尝了一颗,软糯甜香,竟然也空前好味起来。当下连喝三碗,感动无比,最原始的材料却做出了最质朴的味道。
在生态拼盘里头一次吃生百合,脆甜多汁,倒也新奇;秘制烤肉用的是事先腌制过的熏肉,沾点甜酱,和BBQ有得一拼;韭菜炒洱海虾,一个大得无边无际的盘子,虾比前次在老房子吃的要小,但是格外鲜嫩,基本上不吐壳也能流利地咽下去。而其他的一些菜在气锅鸡的万丈光芒之下,相对就要失色不少。点评上众人力挺的凉米线比不过阳光闲庭的;豆腐比不过石屏会馆的;凉拌蓬蒿比不过五华体育馆里的滇情园;荷叶茶树菇呢,本来我对菌菇之流就不感冒,所以也吃不出个三六九来。
吃完起身,看到隔壁桌坐着个中年男人,只要了一份气锅鸡、一份蔬菜和一碗米饭,一个人摇头晃脑吃得好不得意。而所有的位置也都已经座无虚席,每张桌子的正当中,都有一个源源不断地冒着香气和热气的、圆圆扁扁的土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