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之前,我对太姥山抱有很大的期望。传说这就是李白梦游天姥的原型。李宗师该诗写得有仙气,所以我以为,太姥山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座仙山。
景区大门设在半山,巨大的红色吹气拱门,火车卖票大厅一样的售票处,喜庆得让人肝颤。景区巴士山路十八弯地又往上送了一段,开爬。
我没走过这样的山路,不知道该是喜是悲:簇新的木板搭的楼梯,刷成橘棕色,一直延伸上去,一个恍惚会以为自己在逛苏州园林。有导游带团经过,我听到他解释:因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,所以特意修了这条路,方便游客行走——我瞬间想到那个把猫盆刷干净再卖给古董商的农妇。
太姥山属于丹霞地貌,假想一下,在唐朝,路想必还没有修到这么高,路边也必定没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小摊,站在底下仰望,确实有“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”的气势。
可惜,一千三百年前的,和眼前的,不是同一座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