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蓝蓝的天空银河里/有只小白船/船上有棵桂花树/白兔在游玩”
90多年前的儿歌真美,毛线说,妈妈,它一定是梦出来的吧?
是啊,那么柔和宛转,没有急赤白脸的大道理,为小孩子们留足了停下脚步数一数星星,看一看流云的余地,放眼现在,新歌里再找不到这么从容的童趣了。
想就着歌发几句关于人和时事的感慨——辛辛苦苦买域名租空间,不就为了能不受审核地随便说话么,可是真要理头绪,却又有深深的无力感,以前的恶性事件,是点状的,虽然此起彼伏,多少还有块遮羞布;而这几天,爆出来的事情,太黑暗了,太魔幻了,不用细思就极恐了。
喂药扎针,组团猥亵,居然不是一个幼儿园,方圆几公里内都有波及,每个月5500的保育费远不足以形成区分阶层的价格壁垒,因为这个费用说低不低,说贵却也没贵上天,小中产都能并且愿意支付,真正的红四代红五代,怎么可能挤这么个不上不下的所在呢。
舆论哗然。离自己太近的阶层,关乎自己最在意的孩子,这跟再早几天的携程亲子园事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,是真正长期、稳定、有组织的供给,是赤裸裸的刀俎和鱼肉关系,背后的糜烂简直堪比中世纪教廷。
紧接着,更中世纪的大事件来了,按居住地定性低端人口,强行驱逐不予安置——是被撵狗似地赶上没遮没挡温度零下的深夜街头,东西都不给让好好收拾,涉及人数数以百万计!并且,这一次,官方扯掉了欲语还休的遮羞布,强硬地站到了前台:既然遮遮掩掩可耻,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,没钱就滚!
君王站在云端,俯瞰自己的领地,非常不满意:天朝上国,仙家福地,名花异木才配一席之争,这些乡野杂草平白污了龙眼,可恨,拔了!
至此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不,率土之滨莫非草芥。
明初中期也曾有过强制性的大迁徙,官府好歹潦草安置,而类似针对平民的无条件铁腕驱离,曾发生在19世纪的澳大利亚、20世纪的美国、墨西哥、印尼和越南,由其他国民发起;也曾发生在同一片疆域上的元朝和清朝,由外族发起。
本国政府,针对本民族,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,上推一千年都没找到。
所以,这也应该会是一件被计入史册的大事件,它会引导什么走向,促成什么结果,不得而知,唯一能确定的只有,这一届,彻底击穿底线,已不存一星半点善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