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了好几次饼干,第一次是严格按照方子的步骤来的,成品确实也最像样,kitty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,口感略微妙,介于饼和饼干之间,但是绝对香甜,私以为可以跟红房子的白脱块比一比了。
后面一次就稍微潦草了点,主要是没花那么多时间打发黄油,加鸡蛋和加糖粉的先后顺序也有点不讲究,份量配比也只求个大概,和出来的面团就不如第一次的油润。
第三次在第二次潦草的基础上,自作主张加了点奶粉。感觉也没增色太多。
第四次,我早早就立下鸿志,找个周末,耗它一整天,精工细作,来一次质和量的超越。所以,今天一大早我就掳袖子开工,所有的配料量都翻倍。称好黄油,切成小块,微波炉解冻30秒,中间已经软掉的不动,硬的挑出来继续解冻,这么三四次后,黄油们都达到了软而不化的境界,可以打发了,我拿出打蛋器,装上第一根搅拌棒,然后,第二根搅拌棒,不!见!了!
据爸爸说,毛线经常拿我的家什玩,我就问毛线,毛线说不知道,我满厨房找,随后满屋子找,玩具箩玩具箱,抽屉里床底下,都没有,再逼问毛线,不知道,叫她帮我找,装没听见,凶她,无效。我满肚子火,用一个搅拌棒凑合开打,黄油都粘棒上,没几分钟,又冻住了!
’
简直进行不下去!我把狼藉的工具往地板上一扔,空调打到30度等黄油变软,拉长了脸继续找。
终于在收纳框的角落里找到了——怪我自己眼睛不好,但这时候该伺候毛线吃午饭了。随便吃了几口米饭拌奶酪,她又闹着要睡午觉。
等哄她睡着,继续打黄油,再按着2倍的量倒糖粉和打散的鸡蛋,再倒低筋粉进去和成面团,保鲜膜包住冰箱冷藏格放好,家什洗好,我开始收拾自己——一手的面糊,一身的白粉,晚上还要出去吃饭呢!洗头洗澡,还没等出来,毛线哭了——她醒了。
哄毛线,穿衣服抱起来,好,正式做饼干。
这次的面团太黏了,只好一边糅一边再掺低筋粉进去,毛线在旁边七手八脚地帮(tian)忙(luan),做了没几个小熊样子,炮炮来电话,要接我们出门了。
于是又把一应用具叠吧叠吧收一边。等晚饭回来,已经9点多了,这一做就做到了月黑风高,毛线睡着。烘的时候,面胚诡异地起泡膨胀,kitty啊米妮啊小象啊小熊啊,全成了面目模糊的陌生人。等出炉一尝,也不知道是面团放久了,还是层层往里添面粉的缘故,曲奇饼竟做出了蝴蝶酥的口感。
统共四次,每次都做成夜半小作坊,第二天还惨遭毛线嫌弃:“这个小象鼻子那么粗,像猪八戒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