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10月14-15日

人物:JD、铭心、翠鸟、炮炮和我

到杭州之后和顿顿汇合

上次来,适逢春末夏初新雨后,杭州给我的感觉格外精致和鲜亮。

这次虽说已到仲秋,但是太阳很大,水泥路面上升腾着白晃晃地烟气,热,感觉就打了折扣。

河坊街,和所有的民俗文化街一样,全国的民俗特产都在这里反认他乡是故乡。主街并不讨人喜欢,但是杭州的老宅子真深,七里八拐地穿过已被改造成商店或者小型展览馆的老宅院,从偏门探出头来,就可以找到另外一些老街,条石铺路,青砖白瓦,行人稀少。时光不能淹没的角落。

九溪烟树,南高峰,乾隆御道,龙井问茶,走马观花。九溪有满山的苍天绿树,但是没有烟;数百年前的御道依然看得出当年精修的痕迹,小石头小线地透着皇家不遗余力的精细。没有问茶,因为大家都是俗人,不问也罢。

最爱的还是夜西湖。虽然在白天明明可以把它看得更清楚。

这次逛西湖,大概晚上七点来钟光景,天还没有黑透,泛着沉甸甸的黑红色微光,或者称之为“暮湖”更确切吧?灯倒是已经亮起来了,湖边的,山上的,高低远近。一首节奏错落的弦乐曲。

不巧正赶上烟花节——说不巧是因为人实在太多。不象上次来,深夜,四周围都黑沉沉的,只有橘黄色的路灯和近水的柳枝互相遮掩缠绕,人也少,我们在湖边很慢的晃着,从容地评点前边某棵树下游荡的流莺。在我看来,逛西湖原本就是求的这份不争不赶的清净和随性。人一多就会串了味。

尽管如此,和上海相比,杭州仍然可算是一个让人大松一口气的地方——松了之后也不必担心下一口气接不上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