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塞尔维亚入境波斯尼亚很方便,检查行驶证和护照就过了。

一入境,就能明显感觉到滞后于塞尔维亚的经济现状,这时候我对战争二字的理解还仅限于书面,直到到达首都萨拉热窝。

我们定的民宿在一条短短的鹅卵石坡道上,在我们的斜对面,是一家四星酒店,在酒店的背后,坡道的顶端,距离我们大约100米的距离,是一大片白碑林立的穆斯林墓群,

随后炮炮他们去找车位,沿着街道随便一拐,两边又是大面积碑林。

像这样成片的墓群,在之后的几天看到更多,死亡年龄几乎不超过35岁,几乎全是男性,它们紧邻民宅,甚至紧邻闹市,萨拉热窝,可以说是一座生者与亡灵混居的城市。

二十年前那场种族清洗的烈度可见一斑。而战争刻印还不止于此。

在引爆一战的拉丁桥头,见到一个枯萎了的小小花圈。不同政治立场对这震惊世界的一枪有不同的定义,然而在塞族人心里,普林西普是被当作英雄的吧?

老城区的土墙时至今日仍密布弹孔,褐色的血痕肉眼可辨。

萨拉热窝最热闹的步行街,土耳其街头,有一座只剩地基和断墙的建筑残骸。

和环环看了一个展,关于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。地狱。

去了著名的“希望隧道”,三年漫长围城战里的人性之光,出口至今还有没排干净的雷区,“萨拉热窝玫瑰”的红色日渐黯淡。

今天的萨拉热窝,铁托大街的永恒之火不灭,人们在墓地旁散步,在废墟边喝酒热舞,东正教的钟声和穆斯林的晚祷妥协共存,地标性的Sebilj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鸽子广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