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着草墩吃饭饭

今天天冷,炮炮妈妈说,不下厨了,大家出去吃。 吃的目的地就在家附近的一个路口,走进走出都会路过,每次都要伸长脖子好奇地窥探一下,好奇的理由是:在这家店吃饭,坐的是草编的小圆墩子而不是椅子,草墩子非常矮,餐桌也随之低矮,有点在幼儿园里过家家的感觉。就这么着,还天天都满座。 好不容易找到个靠墙柱的三人座,一桌的狼籍还来不及收拾掉。趁着小姐擦拭的当口,我和炮炮跑去点菜。这里没有菜单,在店的最里面靠墙竖了个大玻璃柜,原料就用不锈钢餐盘盛着,一排排地摆在玻璃后面,正是传说中的“所见即所得”

温泉圣诞

第一次在温泉里过圣诞。 去的是一家叫金兰水榭的温泉馆,就在昆明城内,彭老大推荐的,到了一看,果然一派富贵气象。前台一字排开齐声大叫欢迎的服务生足有一打,地毯也厚得足以闷死一只兔子。炮炮妈妈大为欢喜,当即就办了VIP。 可是,来这种地方,再VIP也得脱光呀。头一回在炮炮妈妈面前光得这么彻底,最初的数分钟里多少有点扭捏,一出更衣室,就看见高高的玻璃天棚下,碎石围起的一个正升腾着蔼蔼白气的月牙形大池子,我激动地立马就要扑过去。炮炮妈妈拉住我说,不急不急,我们去找小池子,小池子更干净。 绕过左右散布、大小不一的若干地热池,

昆明老房子

昆明老房子不仅仅只是一处老房子,它还是昆明城内赫赫有名的一家滇味餐厅。 先说说以老房子身份登场的它,这座两层的院落始建于清咸丰八年,以生长于海拔4000米之上的红椿古木构建而成,整座建筑没有一颗钉子,却历经百余年而依然雕梁画栋,气度不凡。环视一周,条石铺就的方正院子被同样方正的正厅和厢房所包围;从高处俯视,像极了一枚工整的印章。据说这就是最典型的云南“一颗印”式民居。 我们去的时候,天色还亮,但是这扇一百五十岁的石拱门两侧,已经早早得点上了迎客的大红灯笼。 院子入口处,侧立着一座镶着大理石的红椿木牌匾,应该是担负着类似影壁的职责吧?一百五十年的风雨和阳光都经历了,至今仍然容颜光润,象一位不服老的迟暮美人。

大滇园的三道锅

历时三天的婚纱照终于折腾完毕,炮炮妈妈带我们去大滇园欢庆胜利。 大滇园的火锅特别,奥妙全在他家那个很有道家风骨的锅子上。大锅左右两半是为鸳鸯,正中又挖出个小圆洞,放一个可以替换的小锅,猛地俯视一下,很象一副太极图。 点了最出名的煳辣鱼,辣与不辣各居一半,这时开始上第一道“开胃锅”,大约等了5分钟,中间的小圆锅开始咕嘟咕嘟冒热气,小姐在每人面前的空碗里各分上几片新鲜的小白菜,然后开锅分汤。汤色雪白,菜色碧绿,很鲜的同时也很酸,问了才知道是酸梅牛蛙汤。这样的搭配,我还真是第一次喝。 喝完开胃汤,两边的鸳鸯锅煮着的罗非鱼也好了—

亮闪闪的生日

生日年年过,不过是第一次在昆明过。 如果不是为了礼物和好看的蛋糕,我一点都不在乎过不过,因为那只能提醒自己又老了一岁。 晚饭在雅温搞定,我头一回去的一家饭店,彭老大发话:既然是我的生日,大家就随便点随便吃,结果是粤菜和贵州菜一起上,四个人点了很夸张的满满一大桌,一直吃到人家只剩下了值班服务生,我们都还没有吃完。 应该是改良过的贵州菜吧,长相悦目精巧,口味也清淡讨巧,不过我觉得既然是地方特色菜,吃的就是那股子土味,太精致了反倒不够正点;不过他家的点心值得一提,从形色到味道都软软糯糯,娇滴滴的小家碧玉的做派。 得到了一枚时来运转的铂金挂坠,四周一圈很细小的碎钻,

Episode

00:00:00 00:0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