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

很无聊. 无聊中想起了若干年前的一段小说,自己编的,它也和我做过的其他许多事情一样,没有一个最后的结果。 小说里有一个男孩子,生长在六七十年以前的旧上海——一个想想就糜烂得头晕的年代。这个男孩子,我想不清楚他的来历,所以就决定他是一个孤儿,因为异常美丽而被一个黑帮头目收养——没错,就是“美丽”,我在描述他的时候,头脑中满是张国荣的绝代风华。我为他取了一个肥皂泡一样的名字,叫沫冉。 在小说的一开始,沫冉的养父就在一场帮派火拼中死了,留下了一个新掠来的,比沫冉小2岁的女孩子。对这个女孩子,我也想不清楚她的身世,

情非得已贵祥记

在上海的港式茶餐厅名单里,贵祥记的排名状况肯定是不大乐观的,但是在一个月的22个工作日里,我却要光顾至少18次,这也确实是有原因的。 我们的法定食堂在对面大楼。曲径通幽的一个地下室,每到午餐时间都会象早上7点的菜市场一样喧闹熙攘。食堂盛产白菜和粉丝,因为洋洋洒洒十数种沙锅,名目涉及飞禽走兽、河海陆空,而其主料必定是大片的白菜和大量的粉丝,并且以此为传统,久久不忍更换。 我不挑食,但是我很抱歉自己对长期食用白菜粉丝心存不满,所以就纠集了 鸟、江诗丹顿、室内达人一干人等,中午自掏腰包,直奔贵祥记而去。 贵祥记,怎么说呢?

关于拓展馒头事业的几点构想

时间:公元2006年1月6日地点:线上与会人员:AquariusK、enjoy、fundy、翠鸟、软糖(排名不分先后)主要内容: 该会由AquariusK的“1K可以买多少只馒头”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,从而展开了一场关于拓展馒头事业的热烈而又深入的头脑风暴,会中 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深入探讨:一、馒头的市场拓展;二、馒头的配送模式;三、馒头的衍生产品开发;四、馒头的文化内涵挖掘与塑造;五、

Episode

00:00:00 00:0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