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的软糖

细雨拈花

拈花湾,这个名字真旖旎,我们去的时候又正赶上小雨,夜幕一落,小灯一打,一个还没扬名立万的人造古着小镇生生端出了京都的腔调。 到处都是新的,散发着教科书一样一丝不苟的洁净气息,飞檐,竹帘,门边的桔梗,湿滑的青石板路,流水和石拱桥,门廊下的灯在雨雾里带着光晕。 河图的《雨碎江南》假使要用具象来表现,大概就是这个样子。 人也不太多,所以安静,疏疏落落的往小巷子里一散,平白让人想起“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”。 景区里的小餐馆都还没通上气,可吃的就非常有限,

首尔浮光之梨大和梨大旁的猫

梨大沉静、阔大,历史久远的建筑散落在直指向天的小树林间,树梢上有松鼠跑动跳跃;1米多宽的林荫小道蜿蜒伸展,道旁的石桌子石凳洁净平整,空无一人。这里弥漫着和大陆大学截然不同的气氛,让人忍不住就想坐下来看看书,画画落叶,搅搅GL。 这是一个真的可以定定心心地学点东西、谈场有悖世情的恋爱的地方,象牙塔,莫过于此,因此想必也辈出学霸和怨侣吧。 在校园里乱走,不小心靠近了校长办公区,看门的阿加西衣着齐整,温和地对我们摆手说:“安带哟”。 [http://blog.by1211.club/

首尔浮光之景福宫

景福宫和紫禁城真心没得比,想必当年也是不敢逾制吧,这就理解了为什么《拥日之月》里,王去看个祖母踢个球什么的,都是用走的——确实不用坐轿子,就几步路的事情,还时不常的碰到这个碰到那个,实在是地方小转不开啊。 我怀疑朝鲜妃子的屋子还不如宗人府气派,而朝鲜天子的起居之处,估计也就跟紫禁城里一个大太监差不多吧。矮桌子矮几,正殿离“殿堂”2字也很有差距,但我坚信这些建筑基本维持住了几百年前的面貌,它们一定比紫禁城得到了更合理的保护和修缮。 在这里,发不出多少关于深宫恩怨的感慨——恩怨一定有,只是因为它实在不深,所以这点恩怨也跟着打了折扣;

首尔浮光之街景民俗

春节前去的首尔,现在才来理照片。 论硬件,首尔可能还比不上魔都吧,可是架不住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富足生活安定,基本都是一副没受过欺负的好面貌,因为不受欺负,所以反而有了足够的底气和闲心来谦恭来讲理。 路上车少人少,十分洁净,冷不丁还可以在路边见到一些小情小调。 [http://blog.by1211.club/wp-content/uploads/2014/04/IMG_07851.jpg] [http://blog.by1211.

Episode

00:00:00 00:00:00